故障查找 同步带/带轮的异常与改善方法
1 | 同步带的早期断裂 |
---|---|
2 | 同步带齿的磨损 |
3 | 同步带的跳齿 |
4 | 同步带齿的断裂破损 |
5 | 同步带侧面的磨损 |
6 | 同步带齿面的纵向损伤 |
7 | 同步带的部分断裂 |
8 | 同步带的收缩 |
9 | 同步带的目视延伸 |
10 | 同步带背面橡胶的发粘或软化 |
11 | 同步带背面橡胶的磨损 |
12 | 同步带背面橡胶的龟裂 |
13 | 带轮齿的磨损 |
14 | 噪音 |

1 |
---|
原因1 | 过载 | 措施 | 检查被动体的惯性,原动机,使用条件等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冲击负荷 | 措施 | 增大同步带的尺寸,设置缓冲构造 |
原因3 | 同步带的弯折 | 措施 | 搬运,保管,安装同步带时请注意。 |
原因4 | 带轮径过小 | 措施 | 带轮齿数为容许最小齿数以上。 |
2 |
---|
原因1 | 过载 | 措施 | 变更设计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安装张力过大 | 措施 | 调节安装张力 |
原因3 | 安装张力不足 | 措施 | 调节安装张力 |
原因4 | 带轮齿形以及齿部尺寸不良 | 措施 | 使用正确齿形与尺寸的带轮 |
原因5 | 用于有粉尘的环境 | 措施 | 改善环境,或设置盖罩 |
3 | 同步带的跳齿 |
---|
原因1 | 冲击负荷 | 措施 | 增大同步带的尺寸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同步带安装张力不足 | 措施 | 调整安装张力 |
原因3 | 咬合齿数不足 | 措施 | 增大带轮齿数,或通过惰轮增加咬合齿数 |
原因4 | 同步带架台刚性不足 | 措施 | 更换为具有足够刚性的架台。 |
4 |
---|
原因1 | 问题2,3的后期现象 | 措施 | 采取与问题2,3相同的对策 |
---|
5 |
---|
原因1 | 轴的平行度不良 | 措施 | 调整平行度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带轮整列不良 | 措施 | 调整整列 |
原因3 | 同步带架台刚性不足 | 措施 | 更换为具有足够刚性的架台。 |
原因4 | 法兰弯曲 | 措施 | 更换新的法兰,或修正法兰。 |
6 |
---|
原因1 | 同步带在带轮端部走行 | 措施 | 调整带轮的整列,轴的平行度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同步带移至法兰上方 | 措施 | 施加适当的安装张力 |
7 |
---|
原因1 | 异物夹卷 | 措施 | 改善环境,或设置盖罩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同步带移至法兰上方 | 措施 | 调整同步带的安装张力,矫正轴的平行度 |
8 |
---|
原因1 | 因水分油分造成膨胀 | 措施 | 改善环境以避免接触水,油,或设置盖罩 |
---|
9 | 同步带的目视延伸 |
---|
原因1 | 轴的移动造成轴的相互靠近 | 措施 | 牢固安装轴承,用于冲击力多的场合,采用止动件防止轴承的移动。 |
---|
10 |
---|
原因1 | 背压惰轮的打滑 | 措施 | 调整安装张力缩小惰轮的惯性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带有油分 | 措施 | 改善环境以避免接触油分,或设置盖罩。 |
原因3 | 用于高温环境 | 措施 | 降低环境温度 |
11 | 同步带背面橡胶的磨损 |
---|
原因1 | 背压惰轮轴的平行度不良 | 措施 | 矫正惰轮轴的平行度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背压惰轮的旋转不良 | 措施 | 改善惰轮回转 |
12 |
---|
原因1 | 带轮径过小 | 措施 | 增大带轮径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用于低温环境 | 措施 | 改善环境温度 |
13 |
---|
原因1 | 带轮材质不适合 | 措施 | 采用硬度高的材料,或进行齿面硬化处理,提高带轮的耐磨损性能。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用于有粉尘的环境 | 措施 | 改善环境,或设置盖罩 |
原因3 | 安装张力过大 | 措施 | 调节安装张力 |
14 | 噪音 |
---|
原因1 | 安装张力过大 | 措施 | 调整安装张力 |
---|---|---|---|
原因2 | 过载 | 措施 | 增大同步带的尺寸 |
原因3 | 轴的平行度,带轮的整列不良 | 措施 | 矫正轴的平行度,带轮的整列 |